电话:0797-8129873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灵活用工

新经济新业态下,灵活用工模式实操

来源:网络 时间:2023-03-11 作者:网络 浏览量:

用工模式,即用人单位和员工个人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合作。传统的用工模式在法律关系上属于劳动关系,主要涉及《劳动合同法》《社会保险法》。而灵活用工则有别于传统劳动关系,更加灵活。

模块一 新形势下企业用工的三个变化
图片

企业用工面临的问题总结归纳为三种:

  • 成本问题(人力成本越来越高)

  • 合规问题(劳动合同、社会保险)

  • 管理问题(组织活力)

新形势下企业用工的三个变化:

1、直接雇佣转间接雇佣,固定雇佣转灵活用工。

2、大转小的“内创业”“合伙”……组织模式变革

3、“劳动报酬”转“经营所得”“分红”的激励模式创新

从“僵化雇佣”到“灵活用工”的趋势:

僵化雇佣:岗位能上不能下、薪资能加不能减、人员能进不能出、高昂的政策成本

灵活用工:满足了企业、员工、政府三方的需求

模块二 为什么使用灵活用工

1、商业模式转型的需要

灵活用工助推企业向更轻更快的模式转型

2、战略落地执行的需要

灵活用工能够更好地满足员工(自由支配时间)的需求

3、税费合规及人力成本控制的需要

合规与成本的平衡

4、劳动关系管理的需要

传统的风控需要极大地影响了公司效率

5、灵活用工的四方价值


图片
模块三 灵活用工解决方案的使用及风控管理
图片


用工模式演变的推动因素由大到小分别是国家政策、企业成本、竞争环境和技术变革、劳动者需求。

第一阶段主要推动因素:1994年颁布《劳动法》

第二阶段主要推动因素:2007年颁布《劳动合同法》

第三阶段主要推动因素:2012年通过《劳动合同法》中关于劳务派遣的修正案、营业税改增值税、劳务派遣问题爆发

第四阶段主要推动因素:大数据等科学技术发展

灵活用工七大模式:

B to C:劳务用工、非全日制

B to B :业务外包、劳务派遣、共享用工、内包、新业态(众包)

一、劳务关系:

图片


不适用《劳动法》,不涉及五险一金、加班成本和解雇成本等,管理成本很低。雇佣的钱不叫工资,而是劳务费。


互动一,沧州学习中心的时竹影、武汉学习中心-扬子江食品张火清都认为虽然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务协议,但日常管理与正常员工无异,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。即使是劳务关系,工作中受伤,公司也无法免责(人身损害赔偿),对受伤的第三方也负有连带责任。魏老师肯定了学员们的分享,并进行详细地讲解和补充。


想要避免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,劳务雇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应该是任务型关系,而不是工作管理型关系。

图片

二、非全日制用工

灵活性:

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;终止用工,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。

合规要求:

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,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;

不得约定试用期;

工资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,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最低小时工资标准。

风控要点:

通过书面协议,对员工身份、工作时间、工作地点、工资、保险等进行详细约定。


三、劳务派遣用工

图片


用工单位与派遣公司签订派遣合作协议,支付薪酬和服务费,派遣公司与员工必须签订2年以上的劳动合同,负责工资和社保。派遣公司有损害员工利益的情况,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。

四、外包用工

图片


外包用工只涉及用工单位与外包公司,用工单位不存在对员工的具体工作管理。而劳务派遣涉及用工单位、派遣公司和派遣员工三方,用工单位对员工进行具体工作管理。法律对于劳务派遣的要求比外包更加严格。外包是未来灵活用工的主流。

五、新业态(平台众包)

图片

传统用工模式中,公司给员工分派工作,而新业态用工中,平台公司发布需求,员工自主选择是否接单。

新业态用工中平台公司与员工之间关系的三分法:劳动关系、非劳动关系以及部分适用劳动法(兜底保障)。

六、内创业/内包用工

图片

七、共享员工

共享员工是多种用工模式的组合。

  • 借用关系:劳动+劳务;劳动+劳动;劳动+非全;劳动+个人承包;劳动+新业态用工

  • 业务合作(外包):只有两方关系

  • 第三方劳务派遣:劳动+使用

  • 第三方业务外包:劳动或其他+使用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客服服务热线
0797-8129873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C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赣州人事人才网 赣ICP备12004483号 赣公网安备 36070002000242号

地址:赣州市章贡区达芬奇国际中心1栋12楼 EMAIL:1254251254@qq.com

Powered by 797rs.

用微信扫一扫